感谢您注册北京曲剧
已有账户,点击登录
重置密码

剧团介绍

Introduction theatre
北京市曲剧团的前身是由北京曲艺一团、北京曲艺二团在1953年8月合并而成的北京曲艺团(曲剧队)。1959年12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为市属国有文艺表演院团。1979年10月更名为北京市曲艺曲剧团。1984年4月分别成立北京市曲艺团、北京市曲剧团,北京市曲剧团的建制由此正式确立,原是北京市文化局所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96年、1998、2008年三度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文明单位”。2012年,为积极适应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北京市曲剧团正式转变为集文艺创作、表演和文艺培训为一体的国有独资企业。2013年底,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2014年被文化部、人力资源部评选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2015年11月划转北京演艺集团,由北京演艺集团控股。北京曲剧和北京市曲剧团是全国艺术品种和艺术表演团体中的单一剧种和单一剧团。 建团以来,先后创排了《柳树井》《罗汉钱》《妇女代表》《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王老虎抢亲》《箭杆河边》《红花向阳》《珍妃泪》《方珍珠》《曹雪芹》《少年天子》《烟壶》《茶馆》《龙须沟》《正红旗下》《四世同堂》《黄叶红楼》《王致和》《林则徐》等140多台剧目。 近年来,创演剧目屡获殊荣,其中:《烟壶》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剧目金奖;《龙须沟》获文化部第八届“文华新剧目奖”、北京市委宣传部“十个一工程奖”;《正红旗下》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第五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歌唱》获北京市第七届文学艺术奖;《黄叶红楼》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十不闲传奇》获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特别奖。剧团于1997年、2000年、2013年三度携《杨乃武与小白菜》、《烟壶》、《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骆驼祥子》赴台湾演出,2013年携《骆驼祥子》首次实现赴香港演出。2017年,携《烟壶》赴德国参加柏林中国文化节演出,携《黄叶红楼》赴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演出。

剧团文化

Speech by leaders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北京这座千年文化名城孕育而生的真正属于北京的地方剧种。它 的音乐唱腔是以单弦曲牌为基本音乐素材发展创作而成,道白以普通话为基 础,突出北京语言的特色,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北京曲剧的表演没有传 统戏曲的程式化,是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北京曲剧创作犹以演绎 清代和近、现代北京题材为长,适当上演其它题材。

剧团大事记

Memorabilia of the troupe
  • 2021
    《巾帼心向党 百年正辉煌——2021年房山区妇联“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于2021年3月3日在房山梦想剧场首演。编剧:段姝;导演:方毅恒等
  • 2020
    宣讲剧《北京西山那抹红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于2020年10月29日在房山梦想剧场首演。编剧:段姝;导演:池骋;
  • 2020
    儿童剧《大运河漂流记》于2020年10月30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进行首演,编剧:宫尚娟;导演:方毅恒;
  • 2019
    北京曲剧《太平年》于2019年在天桥剧场首演。 编剧:王新纪;导演:顾威;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黄少飞;主演:彭岩亮、王玉、汪鹏、李永德
  • 2019
    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于2019年在天桥剧场首演。 编剧:张帆;导演:席凯;作曲:顾静媛;舞美设计:黄少飞;主演:李相岿、胡优、陈虹菁、彭岩亮、郭曾蕊
  • 2019
    北京曲剧《王致和》于2019年在北京剧院首演。 编剧:张永和;剧本整理改编:满意;总导演:凌金玉;导演:方彤彤;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黄少飞;主演:胡优、郭曾蕊、洪嘉利
  • 2019
    北京曲剧儿童剧《宝船》于2019年在北京剧院首演。 编剧:段姝;导演:刘国冉;作曲:顾静媛;舞美设计:黄少飞;主演:李瑞丰,吴雨仑等
  • 2019
    北京曲剧京味音乐会——曲韵京声于2019年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首演! 指挥:盛年华;演奏员:王 健,何 佳,高旭源,尹宝衡等
  • 2018
    北京曲剧《花落花又开》于2018年在天桥剧场首演。 编剧:王俭;导演:张绍荣;作曲:戴颐生、顾静媛;舞美设计:边文彤;主演:郭曾蕊、彭岩亮、宋洁、汪鹏
  • 2018
    北京曲剧《翦氏夫人》于2018年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 编剧:谢柏梁;导演:梧桐;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边文彤;主演:卢雪文、盛国生
  • 2018
    北京曲剧《花落花又开》于2018年在天桥剧场场首演。编剧:王俭;导演:张绍荣;作曲:戴颐生、顾静媛;舞美设计:边文彤;主演:郭曾蕊、彭岩亮、宋洁、汪鹏
  • 2017
    北京曲剧《木石奇缘》于2017年在延庆千家店文化广场首演。 编剧:满意;导演:席凯;作曲:顾静媛;舞美设计:黄少飞;主演:宋洁、郭曾蕊、汪鹏、秦玮莉
  • 2016
    北京曲剧《徐悲鸿》于2016年在天桥剧场首演。 编剧:邹忆青;导演:梧桐;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任思远;主演:杨海岗、郭曾蕊、胡优、宋洁
  • 2015
    北京曲剧《十不闲传奇》于2015年在顺义影剧院首演。 编剧:刘敏更;导演:张绍荣;主演:秦鸣;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黄少飞;主演:李永德、郭曾蕊
  • 2013
    北京曲剧《黄叶红楼》于2013年在大兴影剧院首演。 编剧:王海平;导演:陈蔚;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张武;主演:盛国生、卢雪文、杨海岗、陈虹菁、郭曾蕊
  • 2012
    北京曲剧《锅儿挑》于2012年在保利剧院首演。 编剧:刘敏更;导演:张绍荣;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孙宁、秦鸣、洪宗义、郭曾蕊、盛国生、张绍荣、张雨时
  • 2012
    北京曲剧《相约青春》于2012年在延庆影剧院首演。编剧:王新纪、段姝;导演:廖向红;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刘科栋;主演:郭曾蕊
  • 2011
    北京曲剧《歌唱》于2011年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 编剧:傅艾礼、林蔚然;导演:顾威;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边文彤;主演:孙宁、王晓莉、张绍荣
  • 2011
    北京曲剧《骆驼祥子》于2011年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礼堂首演。 编剧:王新纪;导演:张树勇;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李相岿、卢雪文、郭曾蕊、许承章、盛国生
  • 2005
    北京曲剧《鱼水情》于2005年在民族文化宫剧场首演。 编剧:王珏、王新纪;导演:顾威;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黄少飞;灯光设计:李聪、刘贺 主演:卢雪文、孙宁、赵国来、盛国生、孟宪荣、杜晓涛
  • 2004
    北京曲剧《正红旗下》于2004年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礼堂首演 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编剧:李龙云、王新纪;导演:顾威、张绍荣;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孙宁、甄莹、卢雪文、王晓莉、许承章、孟宪荣、赵国来、李永德
  • 2002
    北京曲剧《北京人》于2002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剧场首演。 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改编:王新纪;总导演:鲍黔明;导演:张绍荣;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黄少飞;主演:王玉、杨海岗、池骋、李相岿、
  • 2001
    北京曲剧《四世同堂》于2001年在台湾国家剧院首演。 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编剧:王新纪;导演:鲍黔明;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许承章、张绍荣、许娣、佟仲琪、赵国来、甄莹、盛国生
  • 1998
    北京曲剧《茶馆》于1998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剧场首演。 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改编:张永和、顾威;导演:顾威;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张绍荣、许娣、孙宁、王淑琴、王晓莉、许承章、赵国来、
  • 1996
    北京曲剧《龙须沟》于1996年,在首都剧场首演。 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改编:张永和、顾威;导演:顾威;作曲: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张绍荣、许娣、孙宁、王淑琴、王晓莉、许承章、赵国来、
  • 1995
    北京曲剧《烟壶》于1995年,在首都剧场首演。 根据邓友梅同名小说改编;编剧:张永和、王保春;导演:顾威、张绍荣;音乐设计:戴颐生;唱腔设计:戴颐生、王凤朝;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孙宁、甄莹、佟仲琪、赵国来、莫歧、刘明月、朱明月、王凤朝
  • 1992
    北京曲剧《离婚的秘密》于1992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石林、臧里;导演:徐春兰;音乐设计:戴颐生;唱腔设计:魏喜奎、孙鸿宴;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佟仲琪、甄莹、王晓莉、赵俊良、卢雪雯、仇玉仙、秦世臣
  • 1991
    北京曲剧《靠山调》于1991年在焦化厂俱乐部首演。编剧:王宝亘;导演:徐勤纳;音乐设计:李吉宏;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甄莹、许承章、许娣、
  • 1990
    北京曲剧《熟悉的陌生人》于199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石林、王宝亘;导演:周宝珍;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卢雪文、耿首春、佟仲琪、许承章、洪宗义、张绍荣、许娣、韩新民
  • 1989
    北京曲剧《我是哪国人》于1989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石林;导演:白拭本;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张绍荣、许娣、卢雪文、孟宪荣、洪宗义、朱明月、王凤朝、秦世臣、仇玉仙
  • 1988
    北京曲剧《少年天子》于1988年在人民剧院首演。 编剧:王宝亘、张宏文;导演:余笑予;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佟仲琪、耿首春、卢雪文、朱明月、许娣、苏志敏、许承章、张绍荣
  • 1988
    北京曲剧《婚恋面面观》于1988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石林、臧里;总导演:郦子柏;音乐设计:李吉宏、王凤朝;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张绍荣、许娣、朱明月、秦世臣
  • 1987
    北京曲剧《哭笑不得》于1987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石林;导演:黄坚;音乐设计:李吉宏、孙鸿宴;主演:莫歧、谢群、王凤朝、秦世臣、洪宗义、朱明月
  • 1986
    北京曲剧《一见她就笑》于1986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同名滑稽戏移植整理;移植整理:冯宇康;导演:黄坚、周树声、王凤朝;音乐设计:刘文江、孙鸿宴;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孙砚琴、尹兆祖、莫歧、赵国来、洪宗义、许娣、王凤朝、李桂兰
  • 1986
    北京曲剧《夜与昼》于1986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柯云路同名小说改编;编剧:刘敏庚、石林;艺术指导:于真;导演:周宝珍;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耿首春、甄莹、许娣、卢雪雯、张绍荣、朱明月、洪宗义、海燕、孙砚琴、秦世臣、韩新民、许承章
  • 1985
    北京曲剧《曹雪芹》于1985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徐淦生、赵其昌;导演:杜澎、周国治;音乐设计:刘吉典、包澄洁;舞美设计:华丽群;主演:张绍荣、佟仲琪、甄莹、许娣、余伶、孙宁、赵俊良、孟宪荣
  • 1984
    北京曲剧《公主的女儿》于1984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赵大年同名小说改编;编剧:张定华、冯宇康;导演:田明;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甄莹、耿首春、李志义、赵俊良、孙砚琴、韩新民、蔡芳、王淑琴
  • 1982
    北京曲剧《闹新楼》于1982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李广会、孟宪礼评剧《邻居》移植整理;导演:田明;音乐设计:包澄洁、戴颐生;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孙砚琴、刘淑慧、莫歧、俞建伟、冯静、谢群、孙宁、于红
  • 1982
    北京曲剧《真假太子》于1982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同名越剧移植整理;移植整理:张定华、张宏文;导演:史尚直;音乐设计:包澄洁;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魏金珠、海燕、许承章、李志义、韩新民
  • 1982
    北京曲剧《母与子》于1982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吴海燕、徐振生同名淮剧移植整理;移植整理:王素稔、徐淦生;导演:田明;音乐设计:音乐设计:包澄洁、魏喜奎;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魏喜奎、张绍荣、李桂兰、彭子富、冯静、王皓、俞建伟
  • 1982
    北京曲剧《巧团圆》于1982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京剧《三进士》、豫剧《八珍汤》改编;剧本整理:魏喜奎;艺术指导:周仲春;导演:周树声、赵俊良;音乐设计:包澄洁;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魏喜奎、赵俊良、张绍荣、魏金珠、冯静、李桂兰、彭子富、卫雪芬
  • 1981
    北京曲剧《毋忘我》于1981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殷惟慧、李婴宁同名话剧改编;改编:张宏文;导演:于真;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甄莹、宗锦生、耿首春、许娣、张莲萍、黄坚、韩影、韩新民
  • 1981
    北京曲剧《香魂遗恨》于1981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张笑天、韦连成小说《爱的葬礼》改编;编剧:冯宇康、张宏文;导演:周宝珍;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魏喜奎、甄莹、许承章、耿首春、王凤朝、佟仲琪
  • 1980
    北京曲剧《屠夫状元》于198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同名商雒花鼓戏移植;移植整理:王凤朝;导演:周宝珍;音乐设计:刘书方、刘永宁;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王凤朝、海燕、刘丽、仇玉仙、许承章
  • 1980
    北京曲剧《错配姻缘》于1980年在六一八厂首演。根据河南曲剧《风雪配》改编;改编:岳军、马力前;导演:黄坚;音乐设计:刘书方;舞美设计:蔡建国;主演:佟仲琪、谢群、黄坚、文培华、李本世、韩影、梁向红、魏金栋
  • 1980
    北京曲剧《牧童与小姐》于1960年在万盛剧场首演。编剧:徐小强、刘文华、金尹峰;导演:田明;音乐设计:包澄洁;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冯静、任鹤华、许娣、俞建伟、王皓、洪宗义、赵俊良、卫雪芬、李桂兰
  • 1980
    北京曲剧《珍妃泪》于198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李章、张宏文、赵其昌、张永和;导演:于真;音乐设计:戴颐生、韩德福;舞美设计:华丽群、岑宝山;主演:甄莹、于红、耿首春、佟仲琪、孙砚琴、佟大方、蔡芳、韩新民
  • 1980
    北京曲剧《碧海恩仇》于1980年在北京部队总医院礼堂首演。根据李杰话剧《海》改编;改编:张定华、唐斯复;导演:田明;音乐设计:包澄洁、刘书方;舞美设计:魏礼颖、蔡建国;主演:魏喜奎、谢群、冯静、孙宁、滕秀香、宗锦生、王美璋、史尚直、王皓
  • 1980
    北京曲剧《虎穴夺龙》于198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李章、钟鸿、赵其昌;导演:李章;音乐设计:戴颐生、刘书方;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佟仲琪、张绍荣、许娣、于红、许承章、王皓、李志义、孙宁、仇玉仙
  • 1979
    北京曲剧《方珍珠》于1979年在西东风剧场首演。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改编:周桓;艺术顾问:侯宝林;导演:方琯德;音乐设计:戴颐生、刘书方;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甄莹、魏喜奎、韩新民、谢群、孙宁、王凤朝、文培华、李本世、黄坚
  • 1979
    北京曲剧《泪血樱花》于1979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郑锡同、陈建同名话剧改编;改编:冯宇康;导演:周宝珍、李长伐;音乐设计:戴颐生、刘书方;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魏喜奎、黄坚、耿首春、王凤朝、于红、许娣、韩新民
  • 1979
    北京曲剧《张志新》于1979年在西单剧场首演。导演:于真;音乐设计:包澄洁、刘书方;舞美设计:华丽群;主演:甄莹、冯静、文培华、孙宁、莫歧、张莲萍、仇玉仙、卫雪芬
  • 1979
    北京曲剧《一双绣花鞋》于1979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李佩、庞家声话剧《在茫茫夜色后面》改编;改编:冯宇康;导演:周宝珍;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魏礼颖、岑宝山;主演:孙宁、冯静、冯宇康、许娣、李志义、王建华、莫歧、王皓
  • 1978
    北京曲剧《白卷先生》于1978年在广和剧场首演。根据陈屿同名话剧改编;改编:周桓;导演:关士杰、史尚直、周树声;音乐设计:刘书方;舞美设计:魏礼颖、蔡建国;主演:黄坚、魏喜奎、韩影、韩新民、赵俊良、周树声、文培华、李本世、谢群、卫雪芬、方世燕、彭子富、李桂兰
  • 1978
    北京曲剧《骄阳颂》于1978年在西广和剧场首演。根据同名歌剧移植;移植整理:张定华;导演:齐士龙、周宝珍;音乐设计:戴颐生;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甄莹、冯静、于红、孙宁
  • 1977
    北京曲剧《野鸭洲》于1977年在工人俱乐部首演。根据湖南花鼓戏移植;移植整理:赵俊良;导演:关士杰、史尚直;音乐设计:刘书方、魏喜奎;舞美设计:岑宝山;主演:韩新民、魏喜奎、黄坚、赵俊良、谢群、卫雪芬、牛凤珍、文培华、刘淑贞、李本世
  • 1976
    北京曲剧《运马路上》于1976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同名京剧移植;导演:牛振业;音乐设计:戴颐生、刘书方;主演:李毅、杨晓航、魏秋华、梁向红
  • 1976
    北京曲剧《采石山》于1976年在广和剧场首演。改编:张定华、唐斯复;导演:齐士龙;音乐设计:刘书方、戴颐生、韩德福;舞美设计:岑宝山、蔡建国;主演:甄莹、王凤朝、耿首春、孙宁、许娣
  • 1976
    北京曲剧《审椅子》于1976年在广和剧场首演。导演:王文娟;主演:于红、刘明月、李义
  • 1974
    北京曲剧《送货路上》于1974年在西单剧场首演。导演:周树声;主演:谢群、牛凤珍、方世燕
  • 1973
    北京曲剧《半篮花生》于1973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同名越剧移植;导演:关士杰;音乐设计:戴颐生;主演:黄坚、孙砚琴、任鹤华、刘淑贞
  • 1966
    北京曲剧《电闪雷鸣》于1966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同名话剧改编;改编:赵其昌、张定华;导演:魏荣;音乐设计:关筑声;主演:韩新民、冯宇康、赵俊良、史尚直
  • 1965
    北京曲剧《夺印》于1965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李亚如、王鸿、汪复昌、谈喧同名扬剧移植整理;移植整理:张定华等;导演:于真、关士杰;音乐设计:唐吉;舞美设计:华丽群、魏礼颖;主演:史尚直、魏喜奎、李宝岩、孙砚琴、顾荣甫、联幼茹、赵俊良、文培华、佟大方
  • 1965
    北京曲剧《一家人》于1965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同名话剧改编;改编:张定华、王素稔、王凤朝、史尚直;导演:栗丽;音乐设计:包澄洁、刘永宁;舞美设计:魏礼颖;主演:史尚直、韩新民、王淑琴、黄坚、李志义、莫歧、牛凤珍、王美璋、李本世
  • 1965
    北京曲剧《煤店新工人》于1965年在西单剧场首演。主演:任鹤华、尹福来、李桂兰、彭子富
  • 1965
    北京曲剧《山村花正红》于1965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同名话剧改编;原作:刘佳;改编:徐淦生、赵其昌、史尚直;导演:栗丽;音乐设计:刘书方;舞美设计:陆阳春、魏礼颖;主演:孙砚琴、黄坚、冯宇康、史尚直、王桂兰
  • 1965
    北京曲剧《南方的孩子》于1965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刘司昌、赵其昌、李宝岩;导演:于真;音乐设计:关筑声、包澄杰;舞美设计:华丽群;主演:魏喜奎、任鹤华、刘淑贞、顾荣甫、佟大方、周树声、文培华、彭子富
  • 1965
    北京曲剧《一颗螺丝钉》于1965年在西单剧场首演。主演:许琼琳
  • 1965
    北京曲剧《一颗红心》于1965年在西单剧场首演。主演:黄坚、王淑琴
  • 1964
    北京曲剧《红花向阳》于1964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李章、于真、刘司昌;导演:于真;音乐设计:刘书方;舞美设计:华丽群、魏礼颖;主演:魏喜奎、孙砚琴、王桂兰、顾荣甫、谢群、刘淑贞
  • 1963
    北京曲剧《喜笑颜开》于1963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王命夫话剧《皆大欢喜》改编;改编:张定华、关士杰、产玉铮、顾荣甫;导演:于真、关士杰;音乐设计:刘书方;舞美设计:华丽群、魏礼颖;主演:孙砚琴、彭子富、王桂兰、佟大方、顾荣甫、史尚直、王桂兰、黄坚、刘淑贞
  • 1963
    北京曲剧《雷锋》于1963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李章、刘司昌;艺术指导:于真;导演:杨沉;音乐设计:关筑声、刘伯涛;舞美设计:华丽群;主演:王凤朝、刘伯泉、黄坚、莫歧、任鹤华、徐天锡
  • 1963
    北京曲剧《箭杆河边》于1963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刘厚明同名话剧改编;改编:王素稔;艺术指导:于真;导演:杨沉;音乐设计:关筑声、刘伯涛;唱腔指导:韩德福;舞美设计:华丽群;主演:李宝岩、尹福来、韩新民、王凤朝、文培华、彭子富、魏喜奎、黄坚、佟大方、赵俊良、孙砚琴、王淑琴
  • 1963
    北京曲剧《祝你健康》于1963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丛深话剧《千万不要忘记》改编;改编:王素稔、张定华;导演:于真;音乐设计:刘书方;舞美设计:华丽群、魏礼颖;主演:曹宝禄、联幼茹、黄坚、谢群、王凤朝、韩新民
  • 1962
    北京曲剧《义和团》于1962年在青艺剧场首演。根据同名歌舞剧改编;改编:史尚直、李宝岩、于真、张明权、赵其昌、张金兰;导演:李章、于真;音乐设计:关筑声、韩德福;舞美设计:华丽群、魏礼颖;主演:李宝岩、孙砚琴、黄坚、佟大方、赵俊良
  • 1961
    北京曲剧《抢亲配》于1961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越剧《王老虎抢亲》移植整理;原作:红枫;移植整理:赵俊良;导演:吴雪、史尚直;音乐设计:刘书方;舞美设计:华丽群;主演:孙砚琴、魏喜奎、赵俊良、彭子富、联幼茹、刘淑贞、王凤朝
  • 1961
    北京曲剧《回春记》于1961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元杂剧《竹坞听琴》改编;改编:陆静岩;艺术指导:阿甲;导演:吴雪、于真;音乐设计:关筑声;舞美设计:华丽群;主演:魏喜奎、孙砚琴、联幼茹、李宝岩
  • 1960
    北京曲剧《下乡》于1960年在前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河南曲剧移植;移植整理:赵俊良;音乐设计:吴长宝、许吉星;主演:赵俊良:王美璋
  • 1960
    北京曲剧《赶脚》于1960年在前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河南曲剧移植;移植整理:顾荣甫;音乐设计:吴长宝、许吉星;主演:顾荣甫、王淑琴
  • 1960
    北京曲剧《赛诗会前》于196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导演:赵俊良;音乐设计:吴长宝、许吉星;舞美设计:孙里;主演:赵俊良、王桂兰、王美璋
  • 1960
    北京曲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于1960年在合肥首演。编剧:刘司昌、李宝岩、于真;导演:于真;音乐设计:唐吉;舞美设计:魏礼颖
  • 1960
    北京曲剧《瑞雪丰年》于196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导:于真、张承凤;主演:李桂兰、孙砚琴、佟大方
  • 1960
    北京曲剧《让井》于196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导:于真;主演:尹福来、赵俊良
  • 1960
    北京曲剧《三缸水》于1960年在前门小剧场首演。导演:季云鹏;主演:黄坚、文培华、冯宇康、王凤朝
  • 1960
    北京曲剧《闹洞房》于196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编剧:于真;导演:于真;主演:彭子富、王淑琴、联幼茹
  • 1960
    北京曲剧《送菜籽》于1960年在前门小剧场首演。编导:于真、刘司昌;音乐设计:关筑声;主演:魏喜奎、文培华
  • 1960
    北京曲剧《墙头记》于196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山东梆子移植;移植整理:赵俊良;艺术指导:阿甲;导演:关士杰;音乐设计:刘书方;舞美设计:孙里;主演:佟大方、赵俊良、彭子富、孙砚琴、史尚直、王淑琴
  • 1960
    北京曲剧《阎家滩》于1960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河南曲剧移植;导演:季云鹏;音乐设计:韩德福、刘伯涛;舞美设计:孙里;主演:魏喜奎、孙砚琴、顾荣甫、王凤朝、联幼茹、韩新民、文培华、黄坚
  • 1959
    北京曲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于1959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李英儒同名小说改编;编剧:史尚直、关士杰、李宝岩、王志高、于谦;导演:关士杰;音乐设计:吴长宝、许吉星;舞美设计:孙里、史尚直;主演:魏喜奎、王志高、冯宇康、李宝岩、彭子富、王淑琴、顾荣甫、佟大方、赵俊良、孙砚琴、文培华
  • 1958
    北京曲剧《骆驼祥子》于1958年在西单剧场首演。根据梅阡同名话剧改编;原著:老舍;编剧:曾伯融、袁韵宜;导演:关士杰;音乐设计:李庆森、韩德福、吴长宝;唱腔设计:谭凤元、韩德福、李战英;舞美设计:史尚直、孙里、姚峰;主演:孙砚琴、李宝岩、王志高、佟大方、顾荣甫、李玉玲、赵俊良、尹福来
  • 1958
    北京曲剧《李月娥还乡》于1958年在北京剧场首演。编剧:任萍、田川;导演:王志高;音乐设计:韩德福;曲调设计:谭凤元;主演:王淑琴、冯宇康、李玉玲、韩珍
  • 1958
    北京曲剧《姑娘心里不平静》于1958年在北京剧场首演。编剧:胡小孩;导演:关士杰;音乐设计:李庆森;舞美设计:陈永祥;主演:魏喜奎、彭子富、王美璋、王凤朝、赵俊良、联幼茹、王桂兰
  • 1958
    北京曲剧《红霞》于1958年在文化宫游园会首演。根据石汉同名歌剧移植;改编:张源、顾荣甫;导演:关士杰、王志高;音乐指导:杨大钧;音乐设计:韩德福、吴长宝;舞美设计:史尚直、孙里;主演:魏喜奎、彭子富、李宝岩、顾荣甫、佟大方、赵俊良
  • 1957
    北京曲剧《天仙配》于1957年首演。根据黄梅戏移植;艺术指导:白云生;导演:王志高、史尚直;音乐设计:韩德福、吴长宝、宋志诚、刘书方;舞美设计:孙里;主演:魏喜奎、孙砚琴、顾荣甫、赵俊良、王桂兰
  • 1957
    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于1957年在前门小剧场首演。根据同名沪剧及评弹改编;原作:王峰;改编:顾荣甫、关士杰、魏喜奎、李宝岩;导演:关士杰;音乐设计:刘吉典、韩德福;舞美设计:陈永祥、史尚直、孙里;主演:魏喜奎、李宝岩、顾荣甫、联幼茹、佟大方、赵俊良、王淑琴、王凤朝、史尚直、魏长林、冯宇康、王志高、郭小霞
  • 1957
    北京曲剧《啼笑因缘》于1957年在广和剧场首演。根据同名沪剧改编;小说原著:张恨水;改编:魏喜奎、顾荣甫、关士杰、刘司昌;导演:关士杰;音乐指导:刘吉典;音乐设计:韩德福、吴长宝;舞美设计:陈永祥、史尚直、孙里;主演:魏喜奎、孙砚琴、冯宇康、王志高、顾荣甫、佟大方、郭小霞、魏长林、尹福来
  • 1954
    北京曲剧《喝面叶》于1954年在前门曲艺厅首演。根据徐州柳琴戏移植;整理:宋词;导演:张艾丁、关士杰;美术设计:沈葳;曲调整理:曹宝禄、谭凤元;主演:魏喜奎、彭子富
  • 1952
    北京曲剧《柳树井》于1952年在进康剧场进行首演。编剧:老舍;舞美设计:孙里;主演:魏喜奎、顾荣甫、孙砚琴、关学曾、尹福来、杜韵芳、王淑琴、魏长林
  • 1952
    北京曲剧《罗汉钱》于1952年在升平剧场首演。根据同名沪剧及评剧整理;小说原著:赵树理;导演:李凤阳;唱腔设计:顾荣甫、韩德福;美术设计:孙里;主演:魏喜奎、顾荣甫、孙砚琴、王淑琴、关学曾、于兰凤、姚俊英。

荣誉资质

Honor and qualification

演出足迹

Performance track
  • 2020.11
    11月14日——15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烟壶》
  • 2020.11
    11月12日——13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骆驼祥子》
  • 2020.10
    10月22日,北京曲剧《四世同堂》前往天津大剧院进行商演
  • 2019.11
    11月22日——23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正红旗下》
  • 2019.11
    11月27日——28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骆驼祥子》
  • 2019.10
    10月12日,北京曲剧《骆驼祥子》前往天津大剧院歌剧厅进行商演
  • 2019.04
    4月9日,北京曲剧《龙须沟》去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进行演出
  • 2018.11
    11月5日,北京曲剧《龙须沟》赴江苏昆山参加戏曲百戏盛典演出季。
  • 2017.06
    6月,北京市曲剧团赴俄罗斯,《黄叶红楼》在莫斯科国立青年剧院舞台和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喜剧院成功上演。
  • 2016.10
    10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徐悲鸿》,历经江苏和四川2省6市演出12场。
  • 2015.10
    10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黄叶红楼》《四世同堂》先后在上海及江苏、浙江3省市11个城市,分两个阶段接续巡回演出近20场,观众人数达万余人。
  • 2015.04
    4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赴福建巡演。
  • 2013.08
    8月,北京曲剧《烟壶》代表北京市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参加“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荣获剧目金奖及多个单项奖。
  • 2001.01
    1月,北京市曲剧团赴台湾进行商演,演出了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三部曲剧,并在台湾省“国家剧院”进行了《四世同堂》的首演。
  • 1988.07
    7月,北京市曲剧团由北京市文化局局长于长江任领队、凌金玉任副领队赴台湾演出了《烟壶》《杨乃武与小白菜》,被台湾观众誉为“21世纪中国舞台演员剧”。这是北京曲剧第一次赴台湾演出。
  • 1980.04
    4月,北京曲艺曲剧团在西单剧场首次演出北京曲剧《珍妃泪》,三个月内连续演出超百场,获得观众好评。此后该剧赴山东省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泰安等地演出。
  • 1979.11
    11月,北京曲剧《王老虎抢亲》赴河北省保定、邢台、邯郸及河南省安阳、新乡、鹤壁等地演出。这是文革结束后北京曲剧首次赴外地演出。
  • 1965.08
    8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东北巡演,剧目有《山村花正红》等,先后演出于锦州、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四平、鞍山、大连等地。10月返京。
  • 1964.04
    4月27日,罗瑞卿大将在西单剧场观看北京曲剧《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并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
  • 1961.09
    9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在天津演出期间,与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曲剧队进行联欢,对《杨乃武与小白菜》一剧展开了一对一的业务交流,并观摩了红桥区曲剧队演出的《红珊瑚》《洪湖赤卫队》,巡演于10月结束返京。
  • 1960.03
    3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南方巡演,先后在南京、芜湖、马鞍山、淮南、合肥、蚌埠、徐州等地演出,剧目以《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主,《杨乃武与小白菜》为辅,并在马鞍山演出了小戏《下乡》《赶脚》。在合肥用61个小时赶排演出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剧。
  • 1959.07
    7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巡演途径庐山,准备为参加庐山会议的中央首长演出北京曲剧,待命期间排练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后因故未能为首长演出,周恩来总理接见了魏喜奎等。本月由庐山返回北京,至此巡演结束,共历时四个半月。
  • 1958.10
    10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天津演出《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红霞》《青春之歌》《罗汉钱》等剧,并慰问了治理海河的民工、解放军部队、鸿顺里街道。演出历时一个月。
  • 1955.09
    9月,北京曲艺团曹宝禄、魏喜奎、顾荣甫、尹福来、联幼茹、彭子富、韩德福等部分成员赴蒙古人民共和国慰问中国援蒙工作人员,以演唱曲艺为主,并多次演出了曲剧《喝面叶》《罗汉钱》,11月回国。
  • 2020.11
    11月17日——18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四世同堂》
  • 2020.11
    11月19日——20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龙须沟》
  • 2020.10
    10月23日,北京曲剧《骆驼祥子》前往天津大剧院进行商演
  • 2019.11
    11月24日——25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四世同堂》
  • 2019.11
    11月29日——30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龙须沟》
  • 2019.06
    6月2日,北京市曲剧团《四世同堂》去往衡水保利大剧院进行商演
  • 2019.03
    3月22日,北京曲剧《四世同堂》去天津大剧院进行商演
  • 2018.10
    10月27日,北京曲剧《龙须沟》赴重庆参加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汇报演出。
  • 2017.05
    5月21日,北京市曲剧团携《烟壶》剧组赴德国柏林参加“第五届柏林中国文化节”演出活动。
  • 2016.03
    3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黄叶红楼》《烟壶》两剧,开启“北京曲剧走出去——2016年重庆巡演”。
  • 2015.07
    7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赴山东巡演,先后在烟台、潍坊、青岛三地演出8场。
  • 2014.11
    11月,北京市曲剧团赴南方巡演《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在上海、杭州、金华、绍兴、宁波、阜阳等地演出22场。
  • 2001.11
    本年,《茶馆》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
  • 1999.11
    11月,北京曲剧《烟壶》赴江苏南京演出。
  • 1982.04
    4月,北京曲剧《珍妃泪》,由中央新闻电影记录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易名《清宫怨》。本年该剧赴河南省安阳、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鹤壁及河北省邯郸、邢台、石家庄等地演出,历时三个月。
  • 1979.12
    12月《杨乃武与小白菜》赴河北省张家口、宣,及河南安阳、汤阴、新乡、鹤壁等地演出,次年春节前返京
  • 1966.04
    4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西北巡演,在西宁演出《山村花正红》,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奉命回京。
  • 1964.07
    7月至8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西北巡演,剧目有《喜笑颜开》《箭杆河边》等,先后演出于石嘴山、银川、兰州、西宁、西安等地,在兰州受到了甘肃省领导的热烈欢迎,街上挂出了“热烈欢迎北京曲剧团”的大标语。同期,剧团另一青年队到石家庄、沙河、邢台一带演出了《箭杆河边》等剧。
  • 1963.11
    11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西北巡演,剧目为《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喜笑颜开》《箭杆河边》,先后演出于包头、呼和浩特、大同、太原等地,并在太原度过了1964年元旦,1月返京。
  • 1961.08
    8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山东巡演,剧目以《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主,先后演出于济南、张店、青岛、潍坊、烟台等地。
  • 1959.09
    9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演出《野火春风斗古城》,历时半个月。
  • 1959.03
    3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南方巡演,途经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先后在保定、石家庄、邢台、丰丰、安阳、新乡、郑州、武汉、黄石、南昌、九江等十一个城市演出。最初带着《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杨三姐告状》《苦菜花》《喝面叶》等八个剧目演出,郑州演出后只留《杨乃武与小白菜》一剧参加巡演。
  • 1957.07
    7月,魏喜奎、韩德福赴前苏联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了曲剧《天仙配》选段。在东方戏曲比赛会上,魏喜奎荣获了金质奖章。
  • 1955.05
    5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东北巡演,演出了《罗汉钱》《妇女代表张桂蓉》《喝面叶》,先后于沈阳、四平、鞍山、锦州、北戴河等地演出,7月返京。
  • 2020.11
    11月14日——15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烟壶》
  • 2020.11
    11月17日——18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四世同堂》
  • 2020.11
    11月12日——13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骆驼祥子》
  • 2020.11
    11月19日——20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龙须沟》
  • 2020.10
    10月22日,北京曲剧《四世同堂》前往天津大剧院进行商演
  • 2020.10
    10月23日,北京曲剧《骆驼祥子》前往天津大剧院进行商演
  • 2019.11
    11月22日——23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正红旗下》
  • 2019.11
    11月24日——25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四世同堂》
  • 2019.11
    11月27日——28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骆驼祥子》
  • 2019.11
    11月29日——30日,北京市曲剧团去往廊坊壹佰剧院进行北京京津冀展演,《龙须沟》
  • 2019.10
    10月12日,北京曲剧《骆驼祥子》前往天津大剧院歌剧厅进行商演
  • 2019.06
    6月2日,北京市曲剧团《四世同堂》去往衡水保利大剧院进行商演
  • 2019.04
    4月9日,北京曲剧《龙须沟》去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进行演出
  • 2019.03
    3月22日,北京曲剧《四世同堂》去天津大剧院进行商演
  • 2018.11
    11月5日,北京曲剧《龙须沟》赴江苏昆山参加戏曲百戏盛典演出季。
  • 2018.10
    10月27日,北京曲剧《龙须沟》赴重庆参加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汇报演出。
  • 2017.06
    6月,北京市曲剧团赴俄罗斯,《黄叶红楼》在莫斯科国立青年剧院舞台和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喜剧院成功上演。
  • 2017.05
    5月21日,北京市曲剧团携《烟壶》剧组赴德国柏林参加“第五届柏林中国文化节”演出活动。
  • 2016.10
    10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徐悲鸿》,历经江苏和四川2省6市演出12场。
  • 2016.03
    3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黄叶红楼》《烟壶》两剧,开启“北京曲剧走出去——2016年重庆巡演”。
  • 2015.10
    10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黄叶红楼》《四世同堂》先后在上海及江苏、浙江3省市11个城市,分两个阶段接续巡回演出近20场,观众人数达万余人。
  • 2015.07
    7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赴山东巡演,先后在烟台、潍坊、青岛三地演出8场。
  • 2015.04
    4月,北京市曲剧团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赴福建巡演。
  • 2014.11
    11月,北京市曲剧团赴南方巡演《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在上海、杭州、金华、绍兴、宁波、阜阳等地演出22场。
  • 2013.08
    8月,北京曲剧《烟壶》代表北京市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参加“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荣获剧目金奖及多个单项奖。
  • 2001.11
    本年,《茶馆》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
  • 2001.01
    1月,北京市曲剧团赴台湾进行商演,演出了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三部曲剧,并在台湾省“国家剧院”进行了《四世同堂》的首演。
  • 1999.11
    11月,北京曲剧《烟壶》赴江苏南京演出。
  • 1988.07
    7月,北京市曲剧团由北京市文化局局长于长江任领队、凌金玉任副领队赴台湾演出了《烟壶》《杨乃武与小白菜》,被台湾观众誉为“21世纪中国舞台演员剧”。这是北京曲剧第一次赴台湾演出。
  • 1982.04
    4月,北京曲剧《珍妃泪》,由中央新闻电影记录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易名《清宫怨》。本年该剧赴河南省安阳、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鹤壁及河北省邯郸、邢台、石家庄等地演出,历时三个月。
  • 1980.04
    4月,北京曲艺曲剧团在西单剧场首次演出北京曲剧《珍妃泪》,三个月内连续演出超百场,获得观众好评。此后该剧赴山东省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泰安等地演出。
  • 1979.12
    12月《杨乃武与小白菜》赴河北省张家口、宣,及河南安阳、汤阴、新乡、鹤壁等地演出,次年春节前返京
  • 1979.11
    11月,北京曲剧《王老虎抢亲》赴河北省保定、邢台、邯郸及河南省安阳、新乡、鹤壁等地演出。这是文革结束后北京曲剧首次赴外地演出。
  • 1966.04
    4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西北巡演,在西宁演出《山村花正红》,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奉命回京。
  • 1965.08
    8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东北巡演,剧目有《山村花正红》等,先后演出于锦州、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四平、鞍山、大连等地。10月返京。
  • 1964.07
    7月至8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西北巡演,剧目有《喜笑颜开》《箭杆河边》等,先后演出于石嘴山、银川、兰州、西宁、西安等地,在兰州受到了甘肃省领导的热烈欢迎,街上挂出了“热烈欢迎北京曲剧团”的大标语。同期,剧团另一青年队到石家庄、沙河、邢台一带演出了《箭杆河边》等剧。
  • 1964.04
    4月27日,罗瑞卿大将在西单剧场观看北京曲剧《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并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
  • 1963.11
    11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西北巡演,剧目为《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喜笑颜开》《箭杆河边》,先后演出于包头、呼和浩特、大同、太原等地,并在太原度过了1964年元旦,1月返京。
  • 1961.09
    9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在天津演出期间,与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曲剧队进行联欢,对《杨乃武与小白菜》一剧展开了一对一的业务交流,并观摩了红桥区曲剧队演出的《红珊瑚》《洪湖赤卫队》,巡演于10月结束返京。
  • 1961.08
    8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山东巡演,剧目以《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主,先后演出于济南、张店、青岛、潍坊、烟台等地。
  • 1960.03
    3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南方巡演,先后在南京、芜湖、马鞍山、淮南、合肥、蚌埠、徐州等地演出,剧目以《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主,《杨乃武与小白菜》为辅,并在马鞍山演出了小戏《下乡》《赶脚》。在合肥用61个小时赶排演出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剧。
  • 1959.09
    9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演出《野火春风斗古城》,历时半个月。
  • 1959.07
    7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巡演途径庐山,准备为参加庐山会议的中央首长演出北京曲剧,待命期间排练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后因故未能为首长演出,周恩来总理接见了魏喜奎等。本月由庐山返回北京,至此巡演结束,共历时四个半月。
  • 1959.03
    3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南方巡演,途经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先后在保定、石家庄、邢台、丰丰、安阳、新乡、郑州、武汉、黄石、南昌、九江等十一个城市演出。最初带着《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杨三姐告状》《苦菜花》《喝面叶》等八个剧目演出,郑州演出后只留《杨乃武与小白菜》一剧参加巡演。
  • 1958.10
    10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天津演出《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红霞》《青春之歌》《罗汉钱》等剧,并慰问了治理海河的民工、解放军部队、鸿顺里街道。演出历时一个月。
  • 1957.07
    7月,魏喜奎、韩德福赴前苏联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了曲剧《天仙配》选段。在东方戏曲比赛会上,魏喜奎荣获了金质奖章。
  • 1955.09
    9月,北京曲艺团曹宝禄、魏喜奎、顾荣甫、尹福来、联幼茹、彭子富、韩德福等部分成员赴蒙古人民共和国慰问中国援蒙工作人员,以演唱曲艺为主,并多次演出了曲剧《喝面叶》《罗汉钱》,11月回国。
  • 1955.05
    5月,北京曲艺团戏剧队赴东北巡演,演出了《罗汉钱》《妇女代表张桂蓉》《喝面叶》,先后于沈阳、四平、鞍山、锦州、北戴河等地演出,7月返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海户西里30号综合楼北京市曲剧团
电话:010—87271714
邮箱:beijingshiqujutuan@126.com
微博:北京市曲剧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北京市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20024071号-1

微信公众号